- 2017-05-25 09:22:00
- shanmeizhenyou
- 轉貼︰
- 南方都市報
- 2034
省黨代表、饒平縣三饒鎮溪西村黨總支部書記劉維才成立合作社種香水稻,讓貧困村煥發活力
“農村脫貧不能單靠政府給錢,必須根據當地實際發展特色優質高效的現代農業。”在听完胡春華同志的報告後,省黨代表、潮州市饒平縣三饒鎮溪西村黨總支部書記劉維才表示頗受鼓舞。
劉維才所在的溪西村,曾是粵東一個典型的貧困村。2013年,在外經商的劉維才回到溪西村,承包20余畝地開始種植香水稻。他發起成立了水稻專業合作社,號召村民以土地入股或與合作社簽訂統銷協議。在饒平縣駐村扶貧干部的幫助下,劉維才的水稻合作社借助電商平台打開銷路,山美香水稻的種植面積由幾畝地擴大到300多畝,價格從曾經的10元一斤上升到最高50元一斤,村民人均年收入近萬元。
西餐廳老板回鄉種田
溪西村位于饒平縣西北部山區,當地有一種香水稻,早在100余年前,這種香水稻就隨著飄洋過海的潮汕人遠走他鄉,還在第一屆的世界博覽會——— 萬國博覽會上奪得過金獎。上世紀80年代,當地種植香水稻面積達300余畝。但在改革開放浪潮中,大量勞動力外流,香水稻逐漸被棄種,一度出現僅剩一戶人家種植的局面。
2002年,劉維才退伍回鄉,他先是在一家銀行工作,後到汕頭、深圳、廣州闖蕩了4年,自己創業開了西餐廳。
盡管創業小有所成,甚至已經發展到開連鎖店,但劉維才的視線從未離開過自己的家鄉。“種植了幾百年的香水稻眼看著就要絕種,別的地方農村經濟發展如日中天,我們村卻看不到出路。”
他要回鄉當農民,遭到了父母的反對。但他心意已決,要讓他們知道種田一樣可以致富。
讓香米賣到50元一斤
2013年,劉維才回到溪西村承包了20余畝農田,成立香水稻專業合作社,號召村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參加合作社,還與部分村民簽訂保底包銷的協議,鼓勵村民種植香水稻。
在劉維才的設計中,成立合作社,通過統一的技術指導進行規範化有機種植,通過農機的使用提升勞動效率,減少人工成本。“種植戶與合作社簽訂購銷合同,我們定價收購,不愁沒銷路。”劉維才說,僅僅兩年,合作社就從一開始的5人發展到50多人,耕地面積從20多畝發展到300余畝,還成立了種植基地。
“我從來沒有種過田,就向專家和村里的老人請教。”劉維才表示,為了讓香水稻保持傳統品質,他堅持走生態農業發展的道路,使用農家肥,秸稈還田,引山泉水灌溉。在建立統一的生產標準之余,劉維才還得到饒平縣駐村扶貧工作組的大力支持,扶貧工作人員幫助他在網上推廣香水稻,擴大銷路。
“以前,在家種地的,一畝地收入也就五六百元,村里八成的土地被拋荒。”劉維才表示,現在一斤香水稻最高可以賣到50元,種植香水稻每畝收益5000元左右。有錢賺了,青壯勞力就開始萌生了回村干事業的念頭。“已經有很多人向我了解參加合作社的事。”劉偉才說。
探索鄉村文化旅游
“雖然現在還沒有徹底致富,但我們村的復興工程已經在迅速進行中。”劉維才表示,胡春華同志在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上的報告中強調“大力發展特色優質高效現代農業,加強綠色農產品供給,扶持發展‘一村一品’、‘一鎮一業’”,這讓溪西村人對當前正在走的路子更加有信心、有底氣。
在香水稻種植漸成氣候的同時,溪西村人也開始探索香水稻深加工,用柴灶蒸煮等古法釀酒。劉維才則謀劃著鄉村文化旅游產業,將村里一些荒廢的老宅改建成一個饒北新農村文化展示中心,展示祖祖輩輩傳承的香米稻種,並將周邊鎮村的農耕文化、古人類“浮濱文化”、土樓文化等資源納入,形成規模開發。
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,在農村最重要的是幫助農民脫貧,不能單靠政府給錢,必須根據當地實際發展特色產業。”劉維才表示,種田能賺到錢,農民就不會離鄉背井地進城務工,農村留住了勞動力,經濟自然就有活力。
基層心聲
全面建設小康社會,在農村最重要的是幫助農民脫貧,不能單靠政府給錢,必須根據當地實際發展特色產業。種田能賺到錢,農民就不會離鄉背井地進城務工,農村留住了勞動力,經濟自然就有活力。
——— 省黨代表、饒平縣三饒鎮溪西村黨總支部書記劉維才
采寫︰南都記者 何奎山

聯系人︰ | 劉先生 |
---|---|
地址︰ | 廣東省饒平縣三饒鎮溪西山美村 |